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冯夏雪 龚慧 王越)半年前还是闲置角落,如今已是人气满满的健身乐园。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金桥大道与石桥一路交汇处的金桥体育公园,自今年年初开园以来迅速“出圈”,成为老人健步、孩子玩乐、青年打球的热门去处。其“地上公园+地下水厂”的独特模式,也让这里成为城市空间更新与生态治理融合的典型案例。

公园占地2.9万平方米,其中运动区近4000平方米,设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及无动力乐园等七大功能区。走进园区,蓝色塑胶跑道和智能健身设备格外亮眼——单方位体测亭能实时生成健康指标,竞赛车记录运动数据带来沉浸式体验,各类训练器材满足不同层次健身需求。“以前健身凭感觉,现在有数据支撑,锻炼更科学了。”一位市民边体验边点赞。

金桥体育公园不仅补齐了片区体育设施短板,也成为居民生活的“幸福加分项”。家住华宇旭辉小区的丁爹爹说:“孙子打球不用再跑远,五分钟就能走到,孩子天天嚷着要来。”数据显示,开园以来日均客流超千人,总人次突破26万。清晨有老人晨练,午后是亲子时光,傍晚运动氛围最浓。公园真正实现了“全龄友好、全民健身”。
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园地面之下,是华中地区首座全地下净化水厂,每天可处理10万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生态补水。依托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这一“地下厂站+地上公园”的复合模式,不仅荣获2024年IWA全球项目创新奖银奖,还打破了传统污水厂“邻避”的困境,转变为居民争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标。

为让市民用得舒心、玩得安心,公园运营方组建专业团队,实行每日巡检和设施维护,并计划更新200余件智能器材,持续提升健身体验。江岸区城管、环卫等部门也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开展环境整治、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守护公园的长效运营。
金桥体育公园的实践,为江岸区探索“绿化+运动”“生态+停车”等闲置地块利用提供了新路径。一个全龄共享、科技赋能的体育公园,正不断拓展着居民的“幸福半径”。
相关文章:
惠誉:确认美国“AA+”评级,展望稳定08-23
美乌欧在白宫举行系列会晤08-20
“体医融合”开出“健康良方”08-17
民乐县苏油口水资源保护利用所挂牌亮相 开启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新征程08-15
未央区举办体育科学健身指导“五进”活动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