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 罗斌
第三招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重庆制造,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实施“AI+制造”行动,促进AI全面融入制造业全链条各环节,夯实算力底座,增强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战能力。
企业实践
“解锁”制造业智慧新场景
这家重庆AI企业有何过人之处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
前不久,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完成为期3天的试运行,通过对廊桥靠接飞机、机位自动泊位系统等多个场景工作情况进行“实战检验”,新航站楼总体运行顺畅、有序、有效。
其中,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软江图灵”)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设备,为航站楼智能调度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如今,“AI旋风”正在全球刮起,各类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之多,这家在渝土生土长的人工智能企业有何“过人之处”?

4月1日,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客商前来了解公司产品。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两年埋头做研发 推出三大类核心产品
“科技型企业还得靠技术、靠产品说话。”软江图灵创始人、总经理陈强说。
2020年4月,曾在全球知名IT企业IBM担任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研发高级工程师的陈强,与几名志同道合的IT行业伙伴,共同在江北区创建软江图灵。
彼时,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兴起,建立国产化核心技术基座的行业需求十分迫切。于是,他与伙伴一起,向数据库、算法大模型和芯片这三类人工智能“卡脖子”领域进行突围,努力研发原创技术产品。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过程充满挑战和未知,既是孤独的跋涉也是寂寞的长跑。
在软江图灵创建初期,整个研发团队仅20人,其中芯片组8人、数据库组7人、算法大模型组5人,当时三个研发组齐头并进,可谓“人尽其用”。大家几乎每天18个小时都在搞研发——每当一个研发成果推出后,三个研发组通过“循环检查法”,相互围绕对方的研发成果,从“旁观者清”的角度来“挑毛病”,以此促进后续改进。
经过为期两年多的研发“蛰伏期”,软江图灵接连推出“图灵人工智能平台V1.0版”“图灵人工智能边缘大脑V1.0版”“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V1.0版”等一批面向政务决策、工业互联网、制造业生产等多领域的一揽子智能化软硬件应用产品,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人工智能运行系统,多类产品逐渐落地医疗、物流、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4月1日,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陈强展示自主研发即将上市的芯片。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让生产作业“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
之后,软江图灵接连开发出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大数据存储运维平台等60多款软件产品,与国内一大批“政、产、学、研”部门及机构达成合作,搭建起多个行业应用场景。
比如,山西某个矿山开采现场,矿井内的摄像头比矿工数量还多——这个矿山通过应用软江图灵“智慧矿山环境安全监控平台项目”,实现了矿井开采过程“全要素、全环节”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控制。
其中在安全监管环节,通过采用AI视频分析、基于热成像AI视频等技术方式,矿井所有作业区域形成“电子围栏”全覆盖,机器视觉识别技术成为了24小时值守“安全员”,让风险点辨识度更加精准、隐患排查更加及时。
还有江苏徐州某液压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项目,通过应用软江图灵的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该工厂实现了生产设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管理系统等信息交互,生产流程各环节互联互通。
如今在这座智能工厂,每个液压元件产品从原材料入库,到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再到成品出库,都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全面的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也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追溯性,推动该企业由此前单一的液压元件生产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拓展“产学研”合作 共建联合实验室
上个月,软江图灵与西南科技大学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展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将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互聘技术人员担任“产教融合特聘导师”,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讲座,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理论实践结合,同时双方还将开展人才定向委培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合作。
在科研创新方面,双方将紧扣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规划,联合申报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科研项目,同时联合开展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实验测试及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4月1日,在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狗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巡检。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牵手高校开展技术攻关合作,这并非软江图灵的首次——从去年以来,软江图灵先后与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开启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全面合作,目前已取得一批项目前期研发成果。
“每次与不同高校开展人工技能技术研发合作,我们都会成立相应的联合实验室。”陈强说,软江图灵多款人工智能产品都是通过这些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继而应用到不同的生产场景中。目前,软江图灵研发团队已从最初20人扩充到148人,今年计划再增加100人,通过壮大研发力量,朝着人工智能研发更加“高精尖”的领域迈进。
陈强称,目前软江图灵正在联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研发实验室,将聚焦一款原创性量子芯片进行研发攻关,计划在2027年面世,届时将更好地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赋能添智”。
专家点评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戴新宇:
持续推进技术研发 让AI更好服务制造业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给千行百业带来更多潜在机会,今后类似ChatGPT、DeepSeek这样的人机对话系统功能将越来越强大。目前各行各业从业者需要思考,怎样通过深度的人机互动融合来取得行业技术突破,从而开辟出更多新赛道。
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对工业变革转型的影响,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有目共睹。作为深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企业,软江图灵推出的一批原创性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值得鼓励。在企业生产环节,通过AI算法动态优化工艺参数,能够一举解决人工经验依赖、参数调整滞后造成生产波动等痛点,推动制造业生产端从“经验导向”转向“算法决策”。在此进程中,科技型企业要持续推进AI技术研发,让它们更好地服务制造业发展。
系列报道:
推动制造强市的“重庆招式”①|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40% 这家汽车配套企业何以抢占新赛道
推动制造强市的“重庆招式”②|这家无人机企业凭啥屡屡斩获第一
相关文章:
青海:加速推进复工复产 经济复苏势头强劲04-20
多家在布基纳法索中资企业负责人被布以涉偷漏税为由羁押调查 中使馆提醒04-19
揭阳榕城:前置服务提质效 精细辅导解诉求04-18
庆阳市油区治安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黄泽元李战明讲话 周继军主持04-18
九部门通知: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