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娄星区人民法院:代表委员当“桥梁” 多元解纷聚合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6:36:00    

(娄星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立晖(后排中)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调解案件。)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调解工作,倾力打造“代表委员﹢法院”联动机制,进一步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助力社会治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延伸。

深度参与,联手为民解忧

“为了我们医院、企业的生存发展,法官和代表委员们付出了艰辛努力!”3月19日,某医院和某企业相关负责人紧握着娄星区法院法官喻建明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手连连道谢。

这是一起标的额超千万的租赁合同纠纷,因第三方业主阻挠等原因,医院迟迟无法装修和入驻,对出租方某企业与租赁方某医院均造成了较大损失。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娄星区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迅速开展调解工作。在“四层五环节”调解机制下,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征明下沉基层主持调解此案,同时邀请湖南省人大代表余芬阳、湖南省政协委员熊燕妮参与调解,确保“案结事了”。

调解过程中,代表委员利用自己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娄底中院领导、娄星区法院法官一起开展“背靠背”调解,认真倾听、记录双方诉求、顾虑,再结合实际为双方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逐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历经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既解决了医院的燃眉之急、避免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又化解了后续可能引发的群体纠纷。

这样的调解场景,在娄星区法院并不少见。

近年来,娄星区法院坚持“以民为本、调解优先”原则,针对不同案件特点,邀请不同领域的代表委员,灵活运用“背靠背”“面对面”“线上线下结合”等调解技巧开展调解工作。对于矛盾尖锐的案件,采取“冷却处理法”,先稳定当事人情绪,再分步骤调解;对于涉及亲属关系的纠纷,运用“亲情融化法”,唤起当事人情感共鸣;对于涉企案件,采用“利益平衡法”,寻求双方共赢方案。

“过去总觉得法院工作神秘,现在全程参与调解,既发挥了监督作用,也提升了履职能力。”余芬阳在调解日志中写道。代表委员的深度参与,既让调解更贴近群众需求,也增强了依法调解的公信力,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娄星区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一起高空坠物致伤案,当事人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并兑付赔偿款。)

总结经验,创新调解机制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娄星区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代表委员﹢法院”多元解纷工作落实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辖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制度》等文件,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方式进一步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障代表委员依法履职,收集民意、解决难题,让“民意”变“满意”。

为了让制度更好落实,娄星区法院多次与区人大、政协联络协调,邀请经验足、口碑好、善做群众工作的代表委员常态化参与法院调解工作,并提前根据调解案件的性质、类别、切入重点,精准选择不同界别、特长的代表委员参与,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这起交通事故纠纷涉及多方利益,标的额超百万元,必须妥善平衡各方诉求。”5月14日下午,娄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立晖与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特邀调解员联手,一同调解一起复杂的交通事故纠纷。代表委员以“拉家常”的形式缓和当事人情绪,罗立晖为当事人耐心释法析理,仅用半天时间就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据介绍,自今年5月全面推行“代表委员﹢法院”调解模式以来,已有109名代表委员协助娄星区法院调解疑难复杂案件84件,成功化解53件。在“代表委员﹢法院”机制的作用下,人大、政协与法院充分发挥各自力量优势,形成了“1﹢1﹢1>3”的解纷合力。

“代表委员﹢法院”既能联接“末端”的调解工作,也能联接“前端”的治理工作。代表委员凭借其扎根基层的优势,把常见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整理成“民情清单”,反馈给法院优化办案流程,形成“调解—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一批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得到了采纳并落地实施。

(娄星区人民法院法官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调解案件)

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监督

主动走访、上门纳谏,邀请省、市、区级代表委员参与调解、见证执行行动、观摩庭审……近年来,娄星区法院秉承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理念,以“人大代表工作站”“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工作室”等平台为载体,积极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持续丰富司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机制,切实加强法院与代表委员的互动联络。

在此基础上,娄星区法院把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视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改进工作的强大引擎,坚定不移地将其纳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深度融入立审执全流程、服务大局各方面、队伍建设各环节。

监督的力量,已渗透至法院工作的每一条“毛细血管”。

为让代表委员更直接、更深度地感知司法、监督司法,娄星区法院在监督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每年举办开放日活动10余场,邀请代表委员“零距离”观摩庭审、见证执行累计200余人次。

除了传统的“请进来”,娄星区法院还注重“沉下去”主动倾听。该院院领导带队开门纳谏,定期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年度热点议题召开专项座谈会。同时,借力科技赋能,打造“掌上监督室”,通过代表委员监督联络群、工作简报专刊、线上推送典型案例解读等形式,确保代表委员“随时可看、随手可提、实时可联”,大大拓展了监督的广度和便捷性。

“这种全方位参与让我们更懂法院,也更能提准建议。”娄底市人大代表周玲在见证了一起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后评价道。

接受监督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正是这种动真格、求实效的态度,使得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代表委员的“金点子”真正转化为了司法为民的“金钥匙”。

多元解纷不是法院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代表委员的深度参与,为化解矛盾纠纷凝聚了合力,为司法与民意架设了桥梁,这正是我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源头治理的生动实践。”罗立晖如是说。

下一步,娄星区法院将以建立健全“代表委员﹢法院”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调解员培训、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调解信用积分”等制度,推动多元解纷机制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深化,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弭在基层。(李果 罗都 苏璞)

相关文章:

娄星区人民法院:代表委员当“桥梁” 多元解纷聚合力09-10

苏州图书馆将调整开放时间08-31

【夏秋专项行动】蹲守追击破获盗窃案 高新警方追回十余箱名贵白酒08-18

摇橹船夜游、露天音乐会、爆笑脱口秀……“运河‘骑’”妙夜在临平塘栖举行08-17

山海情深系酉阳!东营市中医院欢送援渝医疗队员07-27

扫地也要笔试?招聘公司回应:属实,计划招44人,已有198人报名07-26

蒙自市开展2025年度“蒙自传媒英才”评审工作07-26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推动版权工作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