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量财经丨透视浙商银行2024年财报:增长失速背后的合规阵痛与资产质量隐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21:00    

浙商银行营收变化(来源:东方财富)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浙商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尽管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76.5亿元(同比增长6.19%)、归母净利润151.86亿元(同比增长0.92%)的“双增”,但净利润增速跌至近四年最低点,且年内累计收到超30张监管罚单,暴露出内控合规与资产质量的深层挑战。

浙商银行负债情况和盈利指标变化

业绩增速 “失速”:净息差收窄拖累盈利质量

浙商银行2024年营收增速较2023年的4.29%有所回升,但净利润增速从10.5%骤降至0.92%,凸显盈利动能衰减。核心矛盾在于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净息差为1.71%,同比下降30个基点,主要受对公贷款占比过高(67%)、零售贷款收益率下调70BP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非利息净收入虽同比大增39.05%至224.93亿元,但增长几乎全由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暴增1095.92%)驱动,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10.97%,暴露出中间业务“含金量不足”的结构性缺陷。

按风险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资产质量“虚降”:关注类贷款激增暗藏风险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至1.38%,但不良贷款余额逆势增加8.98亿元至254.94亿元,关注类贷款激增94.05亿元至444.88亿元,占总贷款比例升至2.43%。尽管房地产不良率下降0.93个百分点至1.55%,但风险抵补能力同步弱化——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3.93个百分点至178.67%,为近三年最低水平。

逾期贷款情况

更值得警惕的是,该行逾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57.25亿元,其中三个月以内的逾期贷款占比更是从2023年末的0.49%升至0.67%,显示潜在风险加速暴露。

浙商银行员工总数及员工成本

员工规模“膨胀”与薪酬“缩水”的矛盾

2024年末,浙商银行员工总数达25226人,较2023年增长10.18%,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人均薪酬连续两年下降:以工资、奖金口径计算,2024年人均薪酬为38.35万元,较2023年减少0.65万元,降幅1.67%;若包含福利等总成本,人均成本为54.46万元,同比微降0.26%。

这种“增员不增薪”的策略与行业趋势形成反差。记者注意到,同期A股上市银行中,国有银行人均薪酬平均上升3.1%,股份行平均降幅为2.67%,而浙商银行薪酬降幅居前。分析指出,这可能与该行“智慧经营”体系下中后台人员扩张(占比近50%)但创收能力不足有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沪金罚决字〔2025〕50-57号)

监管处罚“井喷”:合规短板亟待根治

2024年,浙商银行因信贷业务不规范、虚增存贷款、员工行为管理缺失等问题累计收到超30张罚单,罚没金额超1000万元。进入2025年,处罚力度进一步升级。仅一季度,上海分行因15项违规被罚1680万元,杭州分行、重庆分行因存贷挂钩、员工异常资金往来等问题合计被罚240万元,单季罚没金额已超2024年全年。

处罚案例显示,该行内控缺陷渗透至核心业务:上海分行违规将同业存款计入一般性存款、重庆分行设置不合理存款考核指标、淮安分行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贸易融资业务等,暴露出“重规模、轻合规”的经营惯性。

浙商银行2024年财报勾勒出一幅“规模扩张与效益承压并存、风险化解与合规阵痛交织”的复杂图景。在“量难增、价易降”的行业困局下,该行能否通过“智慧经营”重塑盈利模式,在“严监管”环境下修复合规生态,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守住“浙系一哥”地位的关键。

相关文章:

鹰眼预警:寒武纪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04-20

济南一男子被高中女同学骗了43万余元,警方重要提醒04-19

新华社权威快报|同比增长4.2%!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持续增长04-19

一家庭遗产纠纷涉多位继承人,房产处置款转谁的银行账户?04-19

行走回龙村,茶业好兴盛04-18

A500指数ETF(159351)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超2.4亿元,机构:影响市场的三因素都迎来修复04-18

生物制品板块异动拉升,金凯生科领涨15.13%04-18

吉鑫科技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76.81%,销售费用激增285.4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