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7月11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江苏省2025年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计划》,其中“江苏省2025年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计划(其他院校)”出现了北京大学的身影,专业是“北京大学01专业组(不限)”中的“印地语(只招英语考生)”专业,招生计划是1人。

征求志愿怎样设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信息显示,此前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情况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为考生提供查询服务。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填报征求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志愿。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前公布的“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线(历史等科目类—其他院校)”中,“北京大学01专业组(不限)”的投档最低分是662分。

7月13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投档线(历史等科目类—其他院校)”,“北京大学01专业组(不限)”投档最低分仍是662分,“投档最低分同分考生排序项”一栏中,考生各科目分数的情况与此前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档线的情况相同。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江苏省2025年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计划(其他院校)”中,出现在征求志愿计划的专业大部分是小语种专业。

“很显然就是前面在录取的时候,符合条件的学生不够,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教育专家、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北大的专业出现在征求志愿计划中,可能是此前填报志愿时,学生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或者该专业被家长认为是冷门专业,虽然学校好,但不愿意选。熊丙奇认为,近年来有些家长和学生更在意就读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能是受到了一些自媒体渲染的“文科无用”、“小语种就业没有前景”等言论的影响,导致有些专业的报考人数减少。
熊丙奇建议,大学需要对专业的设置进行调整,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多地以就业评价大学的办学,避免出现极端功利的倾向,“对于有些就业情况暂时不是很好的专业,但是从国家战略来说,需要办的还是应该举办,这里面需要采取政府扶持引导的政策。”
熊丙奇认为,家长在规划孩子未来的时候要进行综合判断,不能纯粹从就业角度考虑,要理性看待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不能够一窝蜂地去追随热门专业,这样也可能掉进“热门”的陷阱,“学校一窝蜂地举办,学生一窝蜂地选择,就会造成人才培养超出社会需求的情况,热门也会变成冷门。”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汪艳
相关文章:
北大“现身”江苏高招提前批次征求志愿 专家:要理性看待专业“冷门”“热门”07-13
“在家门口挂上了三甲医院专家号” !校地联合义诊送药走进鲁花集团06-30
陕西高校专业最新排名发布!06-18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持续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 全力培养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06-16
红星救援队全力护航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福田赛区应急处置演练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