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丨「权威访谈」完善产业链,佛山龙舟以十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8:35:00    

家族三代生产龙舟,并以龙舟文创破圈漂洋出海,佛山龙舟协会会长陈啟光与龙舟打了30年的交道,他目睹了佛山龙舟从划传统龙演变成丰富多彩的现代龙,他是佛山龙舟文化传承古韵新风的亲历者,也见证了这条船从水上工具变迁为带飞佛山文旅的水上盛宴。谈到佛山龙舟的深厚底蕴和炽热氛围,陈啟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感叹道:“在佛山,有水域的地方就能看到龙舟的影子,就能听见鼓声!”

陈啟光

羊城晚报:佛山龙舟赛事如何实现全年、全域、全民覆盖?

陈啟光:佛山龙舟已经打破了传统玩法,从二月二“龙抬头”开始,赛事一直持续到年底,通过全年赛事体系打破传统节庆限制。例如F3龙舟超级联赛(龙超)覆盖五区,全年55场赛事从年初持续到年尾。从地域联动来看,南海区叠滘龙船漂移、西樵“半山扒龙船”等特色赛事已形成差异化布局,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来佛山感受龙舟文化。全民参与则通过体验活动来实现,如九江龙舟训练基地提供龙舟教学、点睛仪式等互动项目,更有外籍人士Michael加入叠滘龙舟队,成为首位外籍“扒仔”,展现佛山龙舟文化的包容性。

羊城晚报:在推广龙舟文化方面,佛山龙舟有哪些独树一帜的方式?

陈啟光:佛山龙舟文化推广呈现多样化、全方位的布局。首先是传统仪式活化,盐步老龙593年礼俗、龙眼村“百龙点睛”等非遗仪式保留文化根脉。其次是现代传播赋能,叠滘龙船漂移通过全球直播(覆盖10个国家、短视频平台流量超15亿和播放量200万的纪录片《叠滘龙船漂移》)实现破圈。最后是文化地标实现联动,顺德龙舟博物馆以龙舟造型融合桂畔湖景观,九江龙舟冠军博物馆陈列400余枚奖牌,高明龙舟博物馆开设研学基地,千灯湖活水公园新文化广场作为赛事“第二现场”,融合美食市集、消费补贴等,日均接待超2万人次。此外,九江训练基地提供专业教学,叠滘常态化夜光龙船训练吸引市民围观,这些都是佛山龙舟文化深厚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羊城晚报:佛山叠滘龙舟漂移、“龙超”成为现象级IP,您认为破圈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陈啟光:佛山叠滘“水上F1”赛道(S弯、C弯)和高难度技巧(漂移、倒挡)是全国唯一,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具有独特性。在运营上具有创新思维,规范化赛事管理(如4天4赛直播)、企业赞助和自媒体激励(设置服务驿站奖励优质内容)形成传播合力。最后则是全民共鸣,从村民自发参与到游客“霸位”观赛,赛事成为凝聚乡情、展现城市精神的载体。

羊城晚报:作为亲历者,你眼中的佛山龙舟在赛事规模、推广、文化传承等方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陈啟光:在赛事规模上,佛山龙舟已从村级赛事发展到全国性的“龙超”,参赛队伍从几十支增至逾百支,观众也从万人到全网35亿人次。其次是推广持续升级,佛山龙舟已从传统民俗的推广,发展到“赛事+文旅+消费”的新模式,如叠滘圩市改造、夜光龙船等创新场景。在龙舟文化传承上,佛山通过博物馆、研学基地、非遗保护项目(如盐步老龙礼俗)等系统性传承,让年轻一代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羊城晚报:十五运会为佛山这座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陈啟光:首先是城市体育设施全面升级,德胜体育中心改造、世纪莲体育中心焕新,强化了城市办赛承载力。其次是形象跃升,作为群众项目龙舟决赛的承办地,佛山向全国展示了“龙舟之乡”的底蕴,进一步推动了文旅品牌走向国际化。最后是经济带动,赛事期间周边酒店、餐饮收入激增,真正实现流量带动销量。

羊城晚报:十五运会龙舟决赛放在佛山,对佛山龙舟推广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陈啟光:能够将全国最顶级的龙舟赛事放在美丽的南海丹灶仙湖,我真的感到非常荣幸、非常光荣,这也让“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佛山”这句话实至名归,也让全国人民通过本次龙舟赛加深对佛山的了解。从竞技层面看,我希望通过这一赛事进一步提升佛山当地队伍的水平,推动龙舟运动走向职业化。我也希望借助群众赛事扩大参与度,让龙舟精神融入城市发展基因。以赛事为契机,完善“龙舟+”产业链,让佛山龙舟真正扬帆出海。

文 | 记者 柴智

图 | 记者 柳诚

相关文章:

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丨「权威访谈」完善产业链,佛山龙舟以十五……07-07

集美大学“毅法行”社会实践队:踏访客家祖地 献策文化传承07-04

上海市“十五五”规划专家确认:轨交“外环”正在建设!上海还能比现在“大”得多07-02

金融机构逐鹿“苏超”07-01

乡韵润桃源,文明在阳山跃动不息06-27

一票玩转乌鲁木齐!这些隐藏优惠,90%的人都不知道06-24

以笔墨为桥梁 四川资阳青少年书画传习大赛绽放文化新活力06-22

山塘镇“百千万工程” 展示活动暨三人燕尾龙舟赛在北江举行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