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夏日的青海千山堆绣、百川织锦,美不胜收。在第15个中国旅游日之际,以“生态、人文、融合、创新”为主题的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昨日正式启幕。来自不同地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感受青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共话文旅新机遇、共谋产业新发展。这是全面展示青海、宣传青海、推介青海的一次难得机遇,对提升青海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快推动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一体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青海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发挥各地自身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旅游供给,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场景,“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格局基本形成。12个观景点串珠成线,“梦幻海北”旅游环线入选全国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西宁“豹街”、拉脊山观日出、岗什卡登山和户外徒步等火爆出圈,冰雪经济、演艺经济成为高原文旅新热点,有效激活文旅融合发展绿色引擎。
青海是体验“世界生态博物馆”的最佳选择。这里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冰川雪峰、森林草甸、湖泊湿地……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为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青海是体验青藏高原多元文化的最佳选择。这里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让这片土地散发出独特魅力。青海是体验人类文明绿色转型的最佳选择。这里有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借助“好风、富光、丰水”,以“绿”破局,借“算”发力,“高冷”青海迎来“高光”时刻。
以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希望有更多人来大美青海,从国际视野领略大美青海,开启一场跨维度的生态文明之旅;从文化视野领略大美青海,开启一场跨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从未来视野领略大美青海,开启一场跨时代的文明进阶之旅,感受青海的人文之韵、生态之美、产业之兴、发展之势。进一步深化与青海的文旅交流合作,打破地域界限,汇聚多元智慧,以共建共享凝聚共识,以共频共振激发活力,以共创共赢擘画未来,让这片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未来期许的高原热土绽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光彩。
潮涌青海名片新。经过多年打造的青海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丰富全省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宣传大美青海的重要平台和金色名片。我们要抓住文化旅游节这一机遇,练好内功、突出特色、做优服务,以科技赋能、以创新提质,做强、做优文旅产业,推动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品牌辐射面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助推地方经济繁荣,让各族群众共享文旅发展新成果,真正实现以节为媒、以节促融、以节赋能、以节惠民、以节兴业。
编辑:王有婧;
相关文章:
央视《朝闻天下》聚焦宁津:小县城“炼”就健身器材大产业05-20
邂逅大美青海 共绘锦绣新篇05-20
国家级经开区,向“新”再进一步05-20
“博物馆日”走进龙舟文化博物馆研学 感受龙舟文化魅力05-19
专用车市场变革:从“散小乱”到“高跃升”05-19
药都焕新│千年药都“双会”聚势,2025百泉药交会辉县分会场破茧启新程05-18
装备制造提质增效05-12
辽宁海城:菱镁之都的绿色蝶变05-11